藍莓屬杜鵑花科越橘屬灌木小漿果果樹,是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和廣闊開發前景的新興果樹樹種。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同時藍莓做為一種高檔保健水果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現在想引種栽培藍莓的人越來越多。雖我國有廣闊的適合種植藍莓的地區,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但我國藍莓栽培起步較晚,藍莓產業自身及技術體系等尚不健全
藍莓引種應注意的問題
一、土壤和pH值
藍莓種植園要求:坡度不超過10%,土壤pH值4.0-5.5,土壤有機質含量不低于5%。土壤疏松,排水性能好,有充足水源的沙壤土、沙土。藍莓屬多年生果樹,一次栽培可生長幾十年。引進栽培時要做好長遠規劃,在藍莓苗木購來之前,一定要事先整好地,調好酸。棕壤、黃壤、紅壤、淋溶土類等均為酸性土較適宜藍莓種植。一些弱酸性及中性土壤經改良后可種植。如土壤的pH值在7.0以上會使種植藍莓的難度加大,需加大硫磺粉和有機物用量來解決;如石灰性土壤及鹽堿地、土壤非常黏重、無灌溉條件的地塊最好不要種植藍莓,這樣的地塊種植藍莓容易失敗。
二、氣候條件
1、藍莓與需冷量
不同藍莓品種的需冷量不一樣,引種時要根據當地溫度條件確定合適的藍莓品種。藍莓分矮叢藍莓品種群、半高叢藍莓品種群、北高叢藍莓品種群、兔眼藍莓品種群和南高叢藍莓品種群。其中矮叢、半高叢和北高叢屬北方類型藍莓品種群,其主要特點是:冬季需冷量較多,一般為800-1000小時,冬季能耐-30℃以下低溫。兔眼和南高叢屬南方類型藍莓品種群,其主要特點是:冬季需冷量少,一般在600小時以下(≤7.2℃積溫),冬季耐最低溫度在-l5℃左右。高叢、半高叢及矮叢藍莓需要800-1060小時需冷量,如果冬季滿足不了藍莓需冷量,則會出現藍莓只長樹,不結果的現象。
2、藍莓與天氣
高叢、半高叢和矮叢藍莓喜冷涼,濕潤氣候條件。在高溫、干旱少雨地區如沒有噴灌設施不宜栽培。在北方露地種植北高叢藍莓需要防寒,露地種植北高叢藍莓在1月份平均溫度≤-3℃地區一般很少出現凍害:長江流域種植北高叢藍莓夏季易受熱害,生產中將7月份平均溫度≥28℃地區為易遭受熱害區。
三、藍莓品種
1、栽培品種
現在用于栽培的藍莓品種有:矮叢藍莓(如美登、斯衛克、芝妮等);半高叢藍莓(如北村、北陸、北藍、北極星、圣云等);北高叢藍莓(如藍豐、康維爾、達柔、藍金、、藍線埃利奧特、公爵、伯克利、澤西、布里吉他、錢德勒、日出、陶柔、紅利等);南高叢藍莓(如奧尼爾、布萊登、夏普藍、薄霧、黛安娜、海岸、陽光藍等);兔眼藍莓(如粉藍、梯芙藍、烏達德、燦爛、園藍、頂峰、藍美人、精華、芭爾德溫、杰兔、森吐里昂等)。在引種栽培之前,如當地已有種植藍莓的,最好對當地栽培的藍莓進行考察,以免重復引進不適應當地或經濟效益差的品種。
在過去15年我國藍莓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優良品種的選擇一直是種植者關注的主要問題。在我國藍莓種植和生產實踐中,通過種植者的實踐和市場的選擇,逐漸優化出一批適宜我國生產的藍莓優良品種,如北方產區的‘瑞卡’、‘藍金’、‘都克’和‘藍豐’,南方產區的‘奧尼爾’、‘密斯梯’和‘雷格西’。
2、栽培目的
現在至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藍莓以鮮食和鮮果銷售仍具有巨大空間。為此要優先引種適宜鮮食的藍莓品種。兔眼、高叢和半高叢中的大果類型藍莓,都可作鮮果栽培,生產鮮果進行市場銷售。在以鮮食和鮮果銷售為主的同時,在區域氣候土壤條件適合情況下,可以種植北高叢藍莓。矮叢和半高叢藍莓中的大部分品種果實很小,果實只能作加工原料。如果沒有加工
廠家收購,則不宜盲目種植。
3、授粉品種
兔眼藍莓自花不實,必須配置授粉樹,授粉樹可選用高叢藍莓品種。矮叢和高叢藍莓自花結實率較高,但異花授粉可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授粉樹配置比例為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10:1栽植。
四、種苗來源
現在國內市場上藍莓品種和藍莓苗木銷售公司很多,但具有真正純的品種并不多。如果要購買引進的真正純的藍莓品種種苗,就需要和正規、有實力的藍莓苗木銷售公司簽定合同,讓它保證你購買的藍莓苗木質量,后果讓他們承擔,以降低引進栽培的風險。另外藍莓生長發育特性和栽培技術與其他果樹有較大的差異,如供應藍莓種苗單位沒有較好的種苗售后技術跟蹤指導服務,栽培過程中往往會走彎路,影響投入回報率。
五、苗木標準
要選擇3-5年生具有1-4條枝條;25厘米以上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健壯苗;要選購苗木根系發達、根系完整的營養缽苗(缽苗栽植成活率高,無緩苗期,栽植后能直接生長),藍莓栽植時間以3-4月和10-11月為佳)。
六、經濟實力
藍莓栽后結果早晚受所購買苗木大小的影響較大。據實踐經驗,3年生,苗高25厘米以上的藍莓苗木,栽培成活率在98%以上,栽植后第3個春季即可產少量果;5年生,苗高70厘米,具有1-4條枝條的苗木,成活率和長勢更好,第2年春季即可結果。但購置5年生藍莓苗木的單株價格是3年生苗木的幾倍。因此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確定選購哪種價格的苗木??傮w上說,購置生長年數多,樹較大的藍莓苗木栽植總體效益要好于小苗。
藍莓管理
1、空氣管理
每天早上上班和下午四點以后從棚一端抖動以下薄膜,使棚內熱空氣流出來,新鮮空氣進去,增加空氣流動性。如30度以上溫度持續幾日,則中午要檢查小拱棚,并適當透氣降溫。
2、溫度、光照管理
早上八點半后小拱棚內氣溫在26度左右時蓋上第一層遮陽網,若光線過強氣溫繼續升高則在十點半左右蓋上第二層遮陽網。下午4點后,棚內溫度在28度以下時,把大棚最上面的一層遮陽網揭去,隔一段時間等太陽光線減弱棚內氣溫降到24度左右時把第二層遮陽網都揭掉。下班前把大棚兩側卷膜放下來蓋住保溫,但周圍要留有通氣口,以保證藍莓小苗在合適的溫度下生長。陰天和雨天不需蓋遮陽網,卷膜高度視盆內濕度、溫度而定。
激光植物
生長燈可提供充足的光照促進植物生長,幫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延長有效的照明時間,增加作物含糖量提高農作物品質。
16:00開始補光,第二天10:00自動關閉
每4小時旋轉,工作16個小時,每畝地補光8小時
開16:00- 20:00 (東面 或南面)
20:01- 24:00(西面 或 北面)關
24:00-02:00 這個時間段 燈自動關閉
開02:00-06:00(東面 或南面)
06:01-10:00(西面 或 北面)關
3、水分管理
每天早上十點至下午四點間取井水或地下水給扦插苗間歇性噴霧保濕降溫,保證插穗不失水。在插穗愈傷組織未形成前,葉面要經常保持一層水膜。根系未形成時基質濕度控制75%左右,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90%左右為宜。愈傷組織形成之后,可適當減少噴霧,在葉片上水膜減少到1/3時開始噴霧。未生根的插穗噴霧標準是:當上一次噴霧后葉片水分逐步揮發,到2/3葉片剛干,1/3葉片仍然有水分的時候,開始下一次的噴霧。
4、水土管理
1)土壤管理:藍莓根系分布較淺,而且纖細,沒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通氣良好。
2)施肥:建議使用有機肥。
3)灌水:藍莓根系分布淺,喜濕潤,及時灌水十分必要。藍莓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質,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鈉和鈣含量高,長期使用會影響藍莓的生長和產量。
5、采收
兔眼及南高叢藍莓果實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需要持續20~30天,通常每星期采1次。果實鮮食時要人工采摘,用于加工可用機械采收。
引起藍莓病害的有真菌病害、細菌性病害和線蟲等。中國為新引種栽培區,病蟲害的發生較少。